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后,应定西市政府请求,按照学校的安排,我院参加了定西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主要负责岷县梅川镇和茶店乡、漳县三岔镇和殪虎桥乡的镇村规划。规划院参与设计人员不计报酬,克服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现场工作条件较差的困难,自2013年10月开始工作,已基本完成规划设计工作。
甘肃省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三岔-殪虎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三岔-殪虎桥是“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重灾区,基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复杂性和可操作性,结合灾后恢复重建的实际发展诉求,针对灾后重建小城镇发展中的“生态安全、特色丧失、发展动力不足、设施建设滞后”等现状问题,规划将三岔镇区与殪虎桥集镇整体统筹布局,定位为“漳岷交通门户、重要旅游服务基地、商贸物流重镇”,强调安全优先、一体发展、民生保障、特色彰显,并明确灾后恢复重建目标,提出一体化城镇布局、居民住房安置、灾后小城镇产业恢复重建发展路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与优化方案、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库、推进恢复重建集中建设区选址及范围划定等,为省、市乃至国家进行灾区重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确保灾区居民尽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并以重建为契机,为后重建时期的良性发展与繁荣复兴打下良好基础。
三岔镇与殪虎桥乡是甘肃陇中地区典型的农业小镇,水土丰茂,具有独特的陇中江南特征,低水平城镇化侵蚀逐步丧失地方传统的小镇街巷和建筑风貌。随着震后大量山区安置人口的涌入,地区面临大量的安置区建设和损毁房屋的修缮工作。规划通过提炼传统建筑要素,分析与重构古岷州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从建筑单体出发,运用传统方法演绎组合,对新建建筑、修缮建筑、改造建筑等进行分类设计,并且对重点公共建筑进行详细的建筑风貌设计;基于“宏观-微观”的分层次风貌控制体系,强调传统建筑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延续,细化落实具有地方风貌的规划设计导引,延续地方传统和社会活力。
梅川-茶埠是“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极重灾区,规划一年完成住房加固和安置点建设,两年完成基础设施重建和生态系统修复,三年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梅川-茶埠重建定位为岷县次中心城镇、区域性中草药加工集散中心、茶马古道文化旅游中心。规划以“保障安全、科学安置、通道建设、基础支撑、项目保障”为重点。按照50年一遇修建防洪大堤,整治泥石流隐患,加强地质灾害避让与治理;建设9处居民安置点,安置居民1500余户;推进国道改线和省道拓宽,打通城镇生命安全通道;促进梅川-茶埠共建共享水厂、垃圾处理厂、消防站等公用设施;建设重建项目库,纳入重建项目合计50项,保障重建规划实施。通过以上措施,促进梅川-茶埠的灾后重建从城镇功能单项应急性恢复向系统综合性恢复转变,形成滚动生长、功能提升的良性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