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深耕低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独特视角呈现了行业前沿动态。同济规划院陈君副主任系统阐释了城市片区减碳规划方法论,提出“空间规划与能源系统耦合”的精准控碳策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赵增丰教授聚焦建筑固废资源化,阐述了可将废弃建材转化为低碳混凝土的核心技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研究院刘佳教授则通过数智化模型,介绍了城市水系统“监测-模拟-调控”的全流程韧性管理体系;上海天佑工程咨询公司碳咨询高级顾问张昕怡分享的数字碳管理平台系统,为建造过程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可追踪工具。
针对有关技术落地的现实瓶颈,政、企、研、用、金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互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高级风险经理田忠民坦言:“绿色项目兼具公益性与商业性,需创新金融产品平衡风险收益。”他透露,中国银行对绿色金融提供了优惠的政策支持,愿意同各方共同探索新模式新做法,为低碳技术提供定制化融资支持。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宇建议,可通过建立“技术库-场景库”双向清单,破解实验室成果与市场需求的信息壁垒。同济规划院陈保禄所长、阮梦乔副总工、曹春所长,介绍了“四级X类”低碳新赛道产品、城市片区规划设计中低碳技术需求、城市体验与评估与低碳建设协同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