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规划,筑梦永安!家园共创,从“心”开始!
序言
明媚的阳光,热情的笑脸,永安村到处洋溢着喜悦的心情。随着同济规划院规划师团队的到来,梦想家园第二期的另外两个篇章陆续开启。“永安之心”上村议事中心也将在共同的期待中揭下神秘的面纱。“家园共创”是本次梦想家园的主题,在我们的乡土创作展中,并不只有设计师的作品,还有村民的作品、孩子们的作品,这是我们一同献给永安村的礼物,我们共同守护的记忆。
11月12日上午,“永安上村议事中心启用暨梦想家园二期乡土创作展开幕仪式”在云龙县永安村上村议事中心举行,在县委书记段冬梅、县长李郁华、挂职副县长周晔的陪同下,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议事中心总设计师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袁烽、同济规划院城开研究院三所所长刘晓等同济大学相关人员一同出席。
袁烽教授先介绍了议事中心的设计思路,带大家参观了主要建筑空间、重点建筑结构,以及永安村乡土创作展。随后,众人在室内会议室观看了议事中心和永济新桥的建造视频,以及梦想家园第一期的记录视频。最后,在现场所有村民的见证下,伍江副校长、段冬梅书记、李郁华县长和袁烽教授共同为“永安之心”揭幕。现场气氛热烈,十几位当地妇女统一着装为到场的各位来宾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民族舞蹈,更有一位老阿嬷引吭高歌一曲,为家乡送上了最好的祝愿。活动最后,全场来宾一起载歌载舞,举行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庆祝仪式。




01、永安之心,永安村的精神记忆家园
造屋记
依山望远,躬身藏势,轻起重落,内聚豁达。承远古文脉,醒当代精神。漂浮长廊跌宕有形,取其光华气象,廊下围树议事可闲聊,成和雅生活之景。形成内部会议、议事、檐下展廊、村民公厕、基层党建等功能。今乡村微营建,求公共生活大空间。
屋顶围合下探以聚人气,环抱心形,名曰“永安之心”。方正圆融可达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以此共鉴同济大学在云南省云龙县八年帮扶历程。
是以为记。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建,不仅要着眼于“远”,为未来乡村生活打下基础;还要着眼于“近”,维系村民传统生活需求。上村议事中心是一处供聚会、议事、仪式之用的集体活动空间与精神记忆家园,实现了打造“公共生活大空间”的目的。有了场所,就有了活动;有了公共文化空间,就有了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村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品质也会随之改变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乡村文化的对外传播,还要加强本地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
02、永安jì忆,永安村的乡土创作展
“这个是我家”、“不对,这个是你家吧”、“这个是学校耶”……注视着这张永安村的最新航拍照片,村民们一起兴奋地寻找着自己的家,争先恐后地与自己的家乡合影。“永安jì忆”乡土创作展由同济规划院与建筑设计院一同策划,由永安完小学生和永安村上村村民一起协作完成。本次展览记录了永安村的这几年的巨大变化,也记录了同济人在这里的辛勤奉献,更加记录了所有人对永安未来的美好憧憬。展览共分为以下三个篇章:
永安村村民与家乡影像合影
- 永安济忆
“济”是同济,是永安村永远的伙伴。“村道变了、环境好了、屋子美了、夜路亮了、产业做起来了……”此刻的永安村与当初的永安村相比,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一个个同济的身影让人难以忘怀。同济大学在助力云龙县深度贫困永安村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紧密围绕三农问题,坚持“聚焦民生、整体规划、绿色发展、有效衔接”的工作思路,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于2019年初重点启动“永安村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项目,旨在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等“组合拳”式的帮扶措施,集中力量破解制约永安村脱贫和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

- 永安迹忆
“迹”是痕迹,是永久留存的乡土作品。上村议事中心、永济新桥和云安生态公厕是今年相继竣工的永安三大示范工程,集合了同济智慧和永安力量。本次展览通过影像照片阐述了一段段设计建造的历程,并通过设计图纸和手工模型展示了项目的设计思路。
- 永安寄忆
“寄”是寄托,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近“永安寄忆”篇章,算是真正走进了永安人的梦中。这里记录了两期“梦想家园”的成果,是孩子和村民自主创建家园所迈出的一小步。
此刻我们一起美化的是公共空间,未来我们一同营造的将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公共空间美化的活动,激发村民无限的热情与质朴的创造力,真正自主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之中。


“永安花园”活动系列照片
11月12日上午,经历了一周的线上评选和两天的布展工作,孩子们在永安新貌创作大赛中的作品终于展出了。活动当日,我们将获奖的同学邀请到展览的现场,举办了正式的颁奖仪式,为他们颁发了奖状及同济大学纪念品。


“永安新貌”颁奖仪式系列照片
结 语
梦想家园第二期“家园共创”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同济规划院仍将致力于永安乡村公共设施营造,以“三步走”的策略全方位打造永安示范。同济规划始终坚持在扶贫工作的前线上,充分发挥规划人的先锋作用,勇于承担同济大学“规划扶贫”的重任,为祖国规划好每一方寸国土。
供稿:葛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