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同济院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回顾(一)——同济院人身影

2025.09.15  5390
时   间:不限     

1
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2025年8月29日-8月31日在沈阳市召开,规划年会的主题聚焦“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规划的价值与作为”。年会设全体大会与平行会场,包括4场青年专场、20场专题会议、7场学术对话、34场学术研讨会等。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协等相关部委、全国副省级及省会城市行业主管部门莅临指导。同济规划院员工深度参与年会、承办平行论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规划师们,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深度融合,展开充分交流与思想碰撞。

同济规划人的贡献
同济规划院共149人次参与本次盛会,以同济规划人的专业能力和热情态度为大会做出贡献:共获得大会荣誉2项,承办大会活动6项,做出学术贡献51项。

获奖荣誉
本次规划年会规划院共获得2项重要荣誉。包括,个人荣誉1项,集体荣誉1项。

个人荣誉

同济规划院院长张尚武教授获得2023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创新科技奖


(图片来源:大会官方组委会)


集体荣誉

同济规划院参与“大城市地区空间运行效能诊断和结构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

(图片来源:大会官方组委会)

 

项目名称:大城市地区空间运行效能诊断和结构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主要完成人:张尚武,钮心毅,程遥,裴韬,杜培军,赵毅,肖扬,晏龙旭,赵民,黄建中,颜文涛,宋辞,周琛,韦胜,张涵双主要完成单位: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组织承办论坛6场

在本届规划年会上,同济规划院共独立承办、联合承办、参与承办大会活动6项。其中,同济规划院独立承办1场学术研讨会:与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1场学术对话,以同济规划院作为学会分支机构依托单位承办3场专题会议,以同济大学作为学会分支机构依托单位承办1场专题会议。


学术研讨会五:面向更新与治理的详细规划焕新。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

学术对话五:存量空间盘活与运营的规划响应。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学术研讨会三:市井烟火中的创新基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承办

专题会议十一:守护·振兴:乡村现代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承办

专题会议十三:迈向现代化的规划实践探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承办

专题会议七: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小城镇实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承办


学术贡献

在本届规划年会上,规划院员工做出学术贡献51项,其中,大会主旨报告1篇,主持活动7项,嘉宾对话点评11项,特邀主题报告7篇,宣讲论文5篇,发布墙报10篇,收录论文10篇。


大会主旨报告

5

(图片来源:大会官方组委会)

大会主旨报告:《城市的文明价值与规划的未来作为》吴志强


会议论坛主持

主持活动7项:

专题会议七: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小城镇实践圆桌 彭震伟 主持人
专题会议八:多群体需求的服务设施规划 黄建中 主持人
专题会议十一:守护·振兴:乡村现代化 张尚武 主持人
专题会议十四:新技术赋能规划 钮心毅 主持人
专题议十六: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推进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戴慎志 主持人
学术研讨会三:市井烟火中的创新基因 王伟强 主持人
学术研讨会五:面向更新与治理的详细规划焕新 匡晓明 主持人

嘉宾对话

嘉宾对话点评11项:

对话沈阳二:面向国际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 吴志强 嘉宾
青年专场一:求是理论论坛 张松 嘉宾
青年专场三:青年来唠嗑 孙施文 大咖说
专题会议二:财政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张松 嘉宾
学术对话四:县域城镇化中的城乡融合多元图景 彭震伟 嘉宾
学术对话五:存量空间盘活与运营的规划响应 江浩波 嘉宾
学术研讨会三:市井烟火中的创新基因 王新哲 嘉宾
学术研讨会五:面向更新与治理的详细规划焕新 张尚武 致辞嘉宾
学术研讨会九:城市低空感知与智慧规划 黄建中 嘉宾
学术研讨会二十四:城市水文化传承与水务治理 周俭 嘉宾
学术研讨会二十六:从水岸出发,寻城市动能 王伟强 嘉宾


特邀主题报告

特邀主题报告7项:

专题会议十八:高品质生活导向的住房与社区 李继军《从完整社区到活力街区: 探索中国特色的高品质人居路径》主题报告
学术研讨会五:面向更新与治理的详细规划焕新 陈亚斌《基于更新需求导向的详细规划关键问题思考》主题报告
学术研讨会九:城市低空感知与智慧规划 钮心毅《大模型融入规划专业工作的模式》主题报告
学术研讨会十六: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发展 周俭《乡村遗产与传统村落发展》主题报告
学术研讨会二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钮心毅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三点思考》主题报告
学术研讨会二十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城乡高质量发展 栾峰《以布局优化与综合价值提升为导向的全域综合土地整治》主题报告
青年专场三:青年来唠嗑 贾怡鑫 《Live》脱口秀

大会论文宣读

论文宣讲5篇:

国际遗产数据系统的数智化探索与启示——以佛罗伦萨为例
规划设计6所:陈浩、邵帅、顾玄渊、甘惟(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单元规划研究
社区规划与更新设计所:周愿

城市更新条例引领下的地方更新政策体系比较——以深圳、上海、北京为例
城市设计研究院:徐进、匡晓明、陈君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生态廊道的城市设计响应
城市设计研究院:夏雯、吕圣东、吴兆乾、齐童

适应citywalk的城市旅游空间生产及管控方法探索——以特克斯县为例
空间规划研究院:阮梦乔


大会论文墙报

论文发布墙报10篇:

基于景城协同的“无车化”建构策略——以都江堰古城片区有机更新为例
复兴规划设计所:梁菁、马强、陈阳

美国收缩城市应对空置问题的策略研究——以圣路易斯市为例
雄安智慧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景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石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衣霄翔(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肖飞宇

郊区化背景下德国收缩城市内城复兴经验及启示——以德累斯顿为例
雄安智慧规划设计研究院:付冰聪(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于帅(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肖飞宇、衣霄翔(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日本乡村人口的收缩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雄安智慧规划设计研究院:邵梦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郝晋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邵帅

县域统筹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布局研究——以湖南省洞口县为例
乡村规划建设研究院:刘潇

多重国家战略背景下宁波都市圈发展定位与转型策略研究
规划设计5所:李潇、韩胜发

大都市乡村全面振兴共建新模式的设计实践——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邵宅村村庄设计
城市设计研究院:吴怨

新资源资产视角下长三角地区魅力空间格局构建
城市设计研究院:黄玥、陈君、叶沁妍、夏雯、邵梓梒

日本都市再生制度下的民间主导机制研究——以东京麻布台之丘再开发为例
城市设计研究院:徐梦洁、陈君、匡晓明

场景理论下乡村“非遗”空间的识别与激活

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葛凡华、刘晓、杨林家


大会论文收录

论文收录10篇:

热点景城门户空间交通协同优化研究——以都江堰灌县古城有机更新为例
复兴规划设计所:韦笑、马强、王鹏飞

历史空间与运维价值协同营造的有机更新——以都江堰灌县古城为例
复兴规划设计所:吴斐琼、马强、袁一民

上海市都市宜居型小流域活力再生策略研究——以杨浦区新江湾城水系为例
规划设计5所:刘丹丽、魏水芸

向公共艺术规划转型的雕塑规划实践——以上海杨浦区为例
规划设计5所:李潇

产学研城融合视角下实验室的规划策略研究——以甬江实验室为例
规划设计7所:王志清

休闲时代下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发展路径研究——以桂林、三亚、杭州为例
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屠颖星、刘玉超、李敏

大都市郊野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活态利用机制研究
乡村规划建设研究院:刘馨、张建恒

城市风险类型研究的学科发展脉络及热点综述
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温晓诣、刘婷婷(总院)、王雪凝、王紫荆

基于“现状-潜力”的分村乡村振兴评价研究——以武夷山市为例
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陈保禄

发展规划的“空间接口”——历史演变与“十五五”发展规划的空间部署探讨
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徐剑光、黄亮

 

供稿 | 产教协同部 蒋巍
编辑 | 宣传办
审核 | 李欣、肖达

  OA办公系统联系我们
 上海工商    © TJUPDI.COM 沪ICP备05050893号 已访问人数:
扫一扫 关注微信
扫一扫 关注微博